你可曾记得
40年前大家的发型都是大同小异
只有长发短发之分
烫发染发
却是“叛逆”的表现
……
八十年代女性流行发型。
40年来
大家的发型不再墨守成规
从千篇一律到时尚新潮
从模仿明星造型到个性独特
再到追求舒适
九十年代女性流行发型。
如今
走进大街小巷的美发店
洗剪吹焗染烫
花样繁多、价格各异的发型设计项目
看得人眼花缭乱
发型不仅是人们的头发样式
更是时尚的象征
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印证
现在
发型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元素
“发”之变
显示出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的同时
审美观念也有了巨大变化
对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折射出时代的进步和变迁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一位理发师眼中的生活之变
2003年,28岁的陈光丽在两路口枇杷山正街开了一家不足20平方米的理发店,取名为“红利发屋”。“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15年就过去了,仔细想一想,人们的美发观念还真改变了不少。”陈光丽由衷感叹道。
陈光丽的理发屋。
在陈光丽看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个人形象越来越重视,对发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烟花烫、离子烫、热能烫、齐刘海、BOB头……发型越来越百变。陈光丽回忆道:“想当初我才开店时,大部分顾客对发型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特别是男同志,几乎每个人的要求都是理一个平头就行。对他们而言,理发仿佛就是‘例行公事’而已。”
而这样的低要求和“例行公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陈光丽说,近几年来,顾客对发型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其中不少人更加注重舒适度。“时代在变,大家的美发观念也在变,因此我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手艺才行,要不然就只能关门了。”陈光丽开玩笑说。
陈光丽为顾客烫发。
不仅如此,老百姓美发观念的变化还体现在美发产品上。此前,陈光丽的店里只有最基础的洗发水和护发素,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不得不丰富产品的种类和功效,现在不仅有控油洗发水、去屑洗发水,还有护发精油……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高了,就想在穿着和发型上改变一下,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陈光丽说,她从事美发行业15年来,服务过的顾客早已数不清,但无论是发型的风格还是美发观念,都始终朝着更加自然、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着。
上海式 大奔头 边花
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发型名字
你还记得到好多
发型是时代的印迹
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看你的发型
就能知道你是哪个年代的人~
敢不敢来对号入座
70年代,理发叫剃头,那个时候没有电推,只有手动推子,男士发型比较单一,满大街都是平头,女士最普遍的发型也就两种,长头发的梳一根麻花大辫,短头发的都是“齐头”。
70年代末,烫发悄然兴起,用的是最传统的火钳,只需一个生好火的铁炉子,加热后的铁钳子就能将直发烫成卷发。虽然烫头时会冒出一缕缕白烟,还时常滋啦响,但是火钳子落到头发上瞬间就定型,效果非常好。
进入80年代,烫发工具由原来的“铁钳”改为“电热帽”,这是烫发史上质的飞跃,还有不少人买了发卷自己做卷发。
90年代初,随着流行音乐、港台剧的进入,香港的影视明星从发型到着装成了年轻人争先模仿的对象。
21世纪后,大街小巷遍地都有美发沙龙,传统的发廊、发屋越来越少见,人们在发型设计上更强调个性和独特。
现在,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是否与脸形相配等选择发型。千篇一律和刻意模仿的时代已经过去,个性张扬和标新立异的时代已经开始……
对于“刚满18”的小编来说
这些“古董”发型
只存在于长辈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里
你还剪过哪些“时髦”的发型
又有哪些属于发型的故事
快留言告诉小编吧
本文由【微渝中】编辑发布
责 编:田一柯
编 辑:吕松泽